女孩的父母如何应对霸凌
我是一个女孩的父亲。每当看到女孩受欺负的新闻,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揪心,难免会想「万一我孩子遭遇这种事,我怎么办」。前几天,腾讯出品的《和陌生人说话》,还原了发生在浙江温岭中学的一起校园霸凌事件,当事人王晶晶现身说法。视频很快上了热搜,又一次唤醒了我这种焦虑。
估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。没看的,我就借用新世相前两天的文章,快速介绍一下事件经过。新世相介绍得很完整,我偷个懒,复制粘贴过来。
当时王晶晶刚上高中。 两个男孩打架,碰倒她的桌子,桌上茶杯也碎了。 她当时啥也没说,但同桌开玩笑: “王晶晶这个茶杯要三百万,你们惨了”。 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,没想到过几天学校贴吧就有人开始造谣: 王晶晶茶杯被人打了,说要让人赔三百万。故意刁难人家。 谁也没想到这件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,包括王晶晶自己。 有人开了个头,很多学生开始跟风。 全校人开始讽刺她,骂她,说早看不惯她了。 嘲笑她手机用的是诺基亚老人机。 穿的衣服是十几块、几十块的地摊货。 更有人说,是不是裤子也是 300 万? 在校两年多时间里,她被不间断地辱骂,荡妇羞辱。 一帮校友在贴吧煽动她去死。 被诽谤卖淫,拍 AV……
世相君,公众号:新世相10年后,我把欺负我的同学告上了法庭:校园霸凌伤害了多少沉默的人
关于这件事,该骂的人都骂过了,元凶首恶也付出了代价,带给受害者的伤害却远远不能消弭。对各方面来说都是彻底的悲剧,让人无限惋惜。但惋惜的目的,是要从中汲取教训,避免悲剧再次发生。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。
由于我本人的立场,我更关注在这个事件中,当事人的父母扮演了怎样的角色。而今天的父母在把孩子送上「社会」(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的缩影,只是更稚嫩,更压抑,有时也更残忍)的过程中,需要怎样的改进。
但我先要说明,这样的思考很可能造成一种暗示,好像在指责王晶晶的父母做得不对,需要为女儿的不幸遭受谴责。这不是我的意图。过去的事情就像打碎的茶杯,碎了就是碎了,再追究谁的责任也无助于复原。更何况很多时候,可能只是出于不懂,或者缺乏意识。—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悲剧中学习。如果具备了这个意识,还要让这种悲剧重演,那才是最不能原谅的。
就这段视频呈现的内容来看,提到王晶晶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。我印象中只有四处。一是片头介绍王晶晶的时候,说她「出生于浙江温岭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靠在菜市场做小生意维持生计」,这说明她双亲健在,家庭也没有特殊的变故。二是她在高中不得不退学之后,母亲说我们家不养闲人,你自己出去打工吧。第三处,是她说自己过量服药尝试自杀的时候,父亲发现了。父亲把女儿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,他应该知道女儿处在极度的绝望中。此外,王晶晶服用的是抗抑郁药,她去医院就诊和买药的情况应该也瞒不过父母。
还有一处,是在最开头。王晶晶说她做过一个梦:「在梦里,父母逼着我去上学。」
梦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。
这对父母知道女儿的绝望,很可能知道她遭遇的事。但在采访全程,没有更多他们的态度,没有保护行动,没有商量,建议,或者父母去找这些人讨说法……这些缺失本身,就是重要的信息。
一方面,父母没有采取有效行动,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行动。也许他们无力应对,不知道怎么应对,或者觉得不严重?(但我很难相信他们看到孩子自杀的尝试,还会认为「不严重」)。另一方面,王晶晶遇到这种事,也不曾对父母寄予任何期望,在访谈中甚至没有透露任何失望或怨恨。
想一想这些没说出来的话,细思恐极。
而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,不只在于那些学生的恶意,而是王晶晶对人性全面的,无差别的绝望。学校的经历是一场噩梦,但噩梦已经结束了,不再有人发帖子了,王晶晶还是走不出来。她仍然对人保持着戒备,无法再对任何人建立信任。我不确定这里有多少,是可以通过父母的努力避免的?
我们今后做父母,可不可以做得再多一点?
当然这不是说,只要父母多做一点,情况一定会好转。很可能父母积极干预了,事情并没有改变,父母毕竟没有权力要求删帖或撤热搜。事情说不定变得更糟,好事者可能会变本加厉,连同「神女」的父母一起,施以更严重的网络暴力。我听说过这种事:父母冲到学校,指责全班同学对孩子的隔离,同学表面顺从,反而隔离更严重了……但无论如何,父母出手扭转局面,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想象——既然这个案例里看不见父母的动作,我们就会想:做点什么就会不一样呢?
以下,是我想到的一些原则:
0,之所以用0,因为这一条是底线之下的底线。那就是作为父母你要知情。而且,最好不是等到孩子抑郁症或者想自杀的时候才知情。假如孩子经历了这种事,而我们都还蒙在鼓里的话,后续的一切当然都无从谈起。这就要求,一方面我们要善加观察,察觉孩子不对劲的时候要主动询问,更重要的一方面是,平时要充分培养孩子对我们的信任。让她知道(我本来想说「相信」,但转念一想,相信还不是重点,重点是知道)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我们都会站在她这一边。
1,在最理想的状况下,孩子还有可能重新融入这个社交群体。欺负她的人本身还可以做朋友,只是存在误会。你要采取最积极的行为促成他们和解。就是说,不要一上来先采取最极端的,鱼死网破的假设。你的理想目标是要孩子跟人建立关系,而不是被所有人看成一个「惹不起,敬而远之」的人。
2,但如果努力了做不到,无论如何没办法跟别人恢复关系,那么后退一步,就让孩子变成「惹不起」的人也好。以牙还牙,好过受人欺负。
3,你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:与对方沟通,与校方沟通,与对方家庭沟通,诉诸司法,诉诸暴力,诉诸舆论,底线是要制止一切有形有质的伤害。
4,但要知道,有形有质的伤害停止了,孤立还在。要明确「孤立」对人的伤害性。
5,如果孩子愿意的话,跟孩子一起探索人群中可能的,哪怕微弱的善意。霸凌她的群体不是铁板一块。总有些人更恶毒,另一些跟风者也许还存在恻隐之心。多问这样的问题:「谁更坏?谁没有那么坏?哪些地方没那么坏?」
6,但不要强迫孩子这样思考。假如她不愿意,那就支持她对别人统一的憎恶。告诉她这些只是一部分人,不代表全体。——如果她愿意相信的话。
7,如果这都不愿意相信,就再退一步,承认人类就是不可信任。支持她远离人群,找到方法不依赖别人,独立获得生存资源。对学生而言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好好学习,鼓励她考到大城市。经济越发达的城市,相对来说就越不那么依赖「关系」。学习理工科的技能谋生也是一种方法。
8,你要让她了解,她究竟经历了什么。大部分的受害者并不确定这件事是什么性质。她们理解这是霸凌,但在内心深处,她们总会怀疑是自己做得不够好,犯了什么错才会招致霸凌。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声音告诉她:这是一场纯粹的不幸。代表了人类变成人群的时候,一部分最原始的恶意,纯粹的恶。这种恶意可能降临在任何人身上。只是不幸选择了她。它与她的外貌,家境,个性特征,处事方式都能扯上关系,但绝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9,最重要的一点,是承认这件事情非常复杂,极端复杂,不在任何人的掌控能力之中。父母和她一起努力,只能预防伤害不太极端,范围不至于太大,但归根结底,我们不能保证她一定可以被人喜欢,或者绝不会遭遇恶意。——这是我深思熟虑的结论。我认为,它可能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。
说到底,谁愿意直面霸凌这种事呢?我们太希望把事情简化成可以掌控的状态了。好像说一句「要学会跟人沟通啊」,「如果他们再欺负你,就告诉老师啊」,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一样。
但这样的愿望既不真实,而且有害。毕竟言下之意是:这么点事情你都搞不定?只要如此这般,不就行了吗。——如果孩子受到伤害的同时,我们却提供给他这么轻易的建议,好像他这么简单的事都没做好,才会遭到这种伤害,那也就难怪为什么孩子遇到问题,却不指望父母的援手了。
延伸阅读: